观中国 | 2021中国经济好于全球已成定局,但金融风险仍要警惕
导读
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好于全球总体水平,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,仍需防范内外部诱因引发金融风险。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要求金融业加大改革、开放和创新。金融业应采取多种新工具、新手段加强对实体经济,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,而监管机构则应及时制定新规,防控新风险的发生。
点击文末【阅读原文】
for English version
作者:黄益平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
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好于全球总体水平,这一点是肯定的。
去年四季度,中国GDP增长6.5%,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趋势增长水平,今年会继续保持。并且由于去年基数较低,今年的经济增速从数字上看还会更高一些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,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7.9%。
图片来源:东方IC
//风险//过去一年多来,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财政、金融、货币政策来稳经济、稳企业、保就业,这些政策会在今年继续发挥作用。
对国内来说,接下来需要重视的是金融风险问题。
从外部来看,需要密切关注全球货币宽松何时出现转向苗头。一旦美联储开始调整宽松货币政策,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与市场波动,这需要有心理和政策上的准备。从内部看,疫情是否会带来“后遗症”,出现市场违约率上升、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等潜在风险,需要高度关注。
图片来源:中国日报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性。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。去年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,并推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措施。今年如果经济增速按预期持续反弹,去年采取的大力度稳增长措施就需要慢慢退出,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,但这个过程肯定不会是“急转弯”。
特别是考虑到今年经济增长的形势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,宏观政策应在维持去年态势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。去年的货币政策比较灵活,特别是采用了一些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,但与其他主要央行相比,政策取向相对稳健,今年应继续保持这一态势。
图片来源:中国日报
//支撑//去年金融系统完成了向实体经济让利1.5万亿元的目标。相对宽松的金融条件,如较低的融资成本,应该会持续。
过去3年,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持续下降,今年的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样是可能实现的。总体看来,货币政策仍会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,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,尽可能地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。
但需要看到的是,去年政策要求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.5万亿元,应该是应对疫情冲击的临时性措施,不会是长期性战略。毕竟对于金融机构来说,市场化风险定价是稳健运行的基本条件。
图片来源:中国日报
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还有不少手段可以使用,包括更多地运用直接融资手段、增加信贷服务等。市场化手段是更加可持续地降低融资成本、支持实体经济的做法,包括放松货币政策、增强竞争、改善信用风险评估及政府贴息等。
加大金融业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,难在“获客难”和“风控难”。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数量大,规模小,不确定性高,而且缺乏满足传统信用风险评估的资质要求。现在,传统金融机构一般使用线下软信息的方法,通过银行信贷员长期、全方位地了解企业和企业家,进而作出信贷决策,效果非常好。但这种传统模式的问题是“量”做不大,成本也较高,无法形成普惠效应。
而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大科技平台的长尾效应可以帮助大规模、低成本、高速度地获客,这样就解决了触达、获客的问题。用大数据做信用风险评估,解决了风控的问题,为解决普惠金融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。
图片来源:东方IC
但这也产生了新的问题,一方面是从平台自身来看,需要考虑如何保障其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稳健程度;另一方面这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新要求,需要出台相关的数据政策,保护消费者权益,有效监测其行为并控制金融风险。
当前,金融业面对的主要挑战是:经济增长要转型,而金融体系尚未完全跟上转型步伐。
中国金融体系在过去几十年有效支持了经济增长,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。在过去的“要素投入型”经济增长模式下,现行这套金融体系行之有效;但现在要转向“创新驱动型”的经济增长模式,就需要进一步的金融改革、开放和创新。
一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;
二是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;
三是改革监管体制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。
图片来源:新华社
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力度近两年不断加大,这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的竞争,让金融服务水平在竞争中得以提升;另一方面也把国外较好的金融产品、金融流程和模式引进来,更好地支持国内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。目前来看,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是“十四五”期间金融开放的重点突破领域。当前,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程度已经大幅提高,不远的将来可能走向有管理的自由浮动。
在开放的同时,我们也更应关注风险。短期内国际经济形势还不稳定,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在未来几年发生较大调整。在此背景下,如何在推进金融开放的同时维护金融稳定,需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图片来源:中国日报
*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"Stability amid risks"
责编 | 布英娜
编辑 | 张钊
往期精彩回顾
关于我们
中国观察 (China Watch Institute)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,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、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,建设全球中国议题“朋友圈”;集纳海内外“最强大脑”的权威观点,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、权威性和工具性,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。
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、经济、科技、人口、气候环境、卫生健康、粮农土地等。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,分享智慧成果,建立合作关系。
投稿/合作:editor@chinawatch.cn
电话:+86-10-64995765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
长按二维码
关注我们
www.chinawatch.cn